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正式落地,每个孩子每年可领取3600元的补贴。这笔钱对于有3岁以下孩子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帮助,不仅能缓解养娃压力,还可能促进多个行业的消费需求。
早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发放育儿补贴。根据最新公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对合法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是每个孩子每年3600元,直到孩子年满3周岁。这项补贴不需要再缴税,有网友笑称“新生儿自带了奶粉钱”。即便是早于今年出生、只要不到3岁的孩子也能按比例获得相应补贴。例如,如果孩子是在2023年12月出生,那就能领到24个月的补贴,即7200元。
这次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普惠性。之前的很多地方性育儿补贴主要针对二孩或三孩,而此次国家育儿补贴不限孩次,把一孩也包括在内。按目前每年大约2800万的婴幼儿家庭计算,国家每年大概要支付1000亿元。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表示,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除了直接减轻养育负担外,该政策还有两大好处:一是促进生育,二是提振消费。像湖北天门、四川攀枝花等城市的试点已经证明了育儿补贴对提升生育率的作用。此外,7月25日召开的国常会部署了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计划,这意味着未来家长可能省下几千到几万元的幼儿园开销。国家医保局局长还介绍,31个省份和兵团都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将使有生育计划的家庭更轻松地迎接新生命。
国家育儿补贴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也不容小觑。孩子常被视为“消费黑洞”,从奶粉、纸尿裤到洗护用品、玩具服装,再到早教、托育、月子中心,几乎没有不花钱的地方。婴儿配方奶和母婴用品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母婴连锁店因出生率下滑一度业绩承压,但今年不少门店已经恢复增长,补贴政策落地后,门店客流和销售有望持续回暖。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生育补贴政策实施落地,有望改善市场预期,母婴消费产业链或更多获益,汽车、餐饮等领域也可能迎来估值重构。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直接打到卡里的补贴属于“转移性收入”,人们通常更愿意把这类钱花出去。研究经验也证实了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其他收入类型。国金证券指出,2024年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8.3%,今年发放的育儿补贴将形成855亿元的消费支出,拉动社会零售增速0.18个百分点。
这次国家育儿补贴的出台,不仅是对年轻父母的一份贴心关怀,更是一项着眼长远的宏观政策。它不仅能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还可能撬动母婴、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的消费升级,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和人口结构优化。未来,随着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推进,这笔看似不大的补贴或许会释放出不小的能量。
网配查-网配查官网-配资炒股官网-石家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